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青少年宫论坛
应对新挑战,校外教育要顺势而为
作者: | 发布时间:2011-12-23 | 来源:本站原创

 

应对新挑战,校外教育要顺势而为

曲凤家

 

近年来,随着政府要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许多校外教育机构对下一步校外活动场所公共教育文化服务设施开放等问题也比较关注,业内人士对今后校外教育发展走势见仁见智,但从深层次作思考和探讨的却不多,偶有涉及也大都语焉不详,甚或避重就轻。固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全国众多校外活动场所,其隶属关系、经费来源形式、硬件设施条件、管理运行模式、人员与业务结构等,都有很大差异。加之多年以来,“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校外教育模式深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现象在校外教育机构和活动场所中出现和蔓延”,因此对于众多校外教育机构来讲,如何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完善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务体系,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客观分析现状,理性认识校外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适应不协调问题

应该说,近十多年来,随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随着各项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有利政策的出台校外教育也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政府关心支持下,全国各地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起,许多城市新建青少年宫面积达3万平米以上,校外教育事业发展环境和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但这十多年来校外教育究竟发展得怎么样,或校外活动场所是否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笔者一家之言未必准确,说来与大家探讨。总体看法是发展速度很快,成绩十分突出,但也存有很多不适应不协调问题,应有综合效应未见显著。成绩不须多说。问题出现在哪?首先是定位不准。校外教育属性定位不明,公益与赢利并存;机构职能定位模糊,公共服务层面过窄;新建场所功能定位不合理,所建场所多适用于教学培训;服务对象定位不准,未能坚持面向全体未成年人;业务服务定位不全,未能体现面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个方面。其次是发展模式难尽人意。“一些活动场所侧重于经营性创收,偏重于培养特专长学生,未能充分体现公益性原则和面向广大未成年人的服务宗旨;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衔接不紧密;管理体制不顺,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内部运行缺乏活力,发展后劲不足”,这些情况不能说带有普遍性,至少有一定的广泛性。长期以来,校外教育“市场”味太浓,业务结构很不合理,有偿培训所占校外教育业务比例太重。特别是作为公办校外教育机构,该履行的公共服务职责并没有去做或做好,校外教育的公益性、基本性、普惠性没能�玫胶芎锰逑帧�三是教育特色不够、应有作用未发挥好。教育模式专业化、课堂化倾向较重,活动化特色不显著。一些校外机构教育价值取向也存有问题,主要体现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人文精神和心智培养,重专业活动轻德育活动,重热门特长教育培训轻其他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服务项目,重教学成果(选秀、获奖、考级)轻参与体验教育过程等。这样的校外教育能发挥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难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校外教育只字未涉及。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校外教育还没有自己应有的位置,在扮演着“餐后果盘”的尴尬角色,值得我们做深一步的反思。虽然不同的校外教育机构在自身生存发展中有不同的困难与苦衷,但不能说我们过去的服务理念与发展思路没有问题。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在应对挑战时不陷于太被动。

二、准确把握时势,深刻认识加快校外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必然性

多年来,党和政府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角度,做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其中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核心要求,是坚持公益性原则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并使他们充分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文化服务权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加强包括青少年宫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到烟台市青少年宫考察调研时,十分关注校外活动场所面向青少年公众免费开放问题,充分强调要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基本教育文化权益,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这些,都高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促进校外教育业务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背景和原动力。据在有关校外教育会议上获悉,国家有关部门目前正在拟定会签并适时印发有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文件,将涉及到校外活动场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等相关问题,这是全国校外教育特别是公办校外教育机构所将面临解决的新任务新课题。还有一个情况是,随着今后几年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结合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和规范津补贴、绩效工资等的进一步实施,作为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必将面临在经费收支、业务布局、运行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较大变化调整,许多单位现有的业务格局和运作方式将受到一�ǖ某寤饔跋欤�需做必要的“转调”和相应准备,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坚持顺势而为,构建有特色的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务体系

面临机遇与挑战,校外教育应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关键是一个“势”。知道了“势”,相信人们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做出正确的选择,绝不�崮娉绷鞫�动。校外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积极与文化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接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转调”结合,不断将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转变服务理念,调整发展思路。树立新的总体观、教育观、服务观、效益观。校外教育的重要职责,是“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必须把德育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应放在首位”��。时下,校外教育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当代孩子的校外素质教育来说,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比能力素质重要;学会感恩、关爱、参与、合作、分享,比学特长、得奖牌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对于校外教育业务工作而言,面向青少年大众比面向部分青少年群体服务重要;普及比提高重要;多举办一些培养爱心、诚信、礼教、自立、良习的活动,比多培训一些药家鑫式的人文精神缺失的“人才”重要;满足孩子兴趣爱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比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心理开办蒙氏班、补习班、速成班重要。对于公办校外机构而言,完善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务,大力发挥场所公益功能作用,进而赢得政府支持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比“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更合乎事业良性发展逻辑。

完善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务体系。不同层次类型校外教育机构,应按照中办发[2006]4文件的要求,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务。大中城市全额拨款的中心校外教育机构,可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开展多方面的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务。一是帮政府与社会分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相关义务,做好信息调研反馈、协调等服务工作,整合各方力量与资源,组织开展各项覆盖面广、教育效果好的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发挥社会教育主力军的整合、带头作用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窗口作用;二是面向学校和少先队组织,提供活动项目设计策划、场所设施、骨干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搞好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衔接,积极主动地为城乡学校学生集体参加校外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三是面向全体未成年人提供成长指导(如心理疏导、教育咨询、戒网瘾、禁毒宣传)、维权帮扶等方面的服务,发挥公益性专门活动场所在解决青少年社会教育难点问题上的纽带作用;四是面向全体未成年人提供场所设施开放服务,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基地等,开辟绿色上网、展览、体验、娱乐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体验活动,发挥公益活动阵地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凝聚作用五是面向部分未成年人提供兴趣特长培训、素质拓展活动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发挥主阵地在社团建设、品牌打造和高雅艺术传播上的引领作用;六是面向基层校外活动场所提供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在项目设计、活动组织、运行模式等方面为基层校外活动场所提供示范”发挥中心阵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把握处理好免费服务与有偿服务之间的关系。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务,是由面向大众的基本性、普惠性公共服务和面向部分群体的提高性、选择性教育服务两方面构成的。基本性、普惠性公共服务,包括成长指导、服务基层、各种群文活动、咨询讲座、展览和场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放,都应该实行全免费。当然,做好这些有赖于政府提供强有力的人财物保障和校外教育机构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性、选择性教育服务主要体现在特长教育和部分消耗项目、游乐设施上,按照中办发[2006]4文件精神,这些项目可收取成本费。只要是收费标准不高,坚持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能说是非公益性的服务。从另一方面讲,特长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全免费难以体现公共资源享有的公平性,也不具可持续性。在实际工作中,校外教育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握处理好免费服务与有偿服务之间的关系,合理地调整安排人财物力和各项业务结构比例,使校外公共教育文化服务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

引文注释:

①《华东校外教育2011-2015年课题研究指南》。

②、④、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

2011622《大众日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⑥《校外教育学》王世明主编,学苑出版社。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返回顶部
分享到:
0
协会简介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成立于1988年9月15日,是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由各类青少年宫、青年宫、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 青少年活动营地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和机构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详细>>>
通知公告 查看更多 >>
关于举办青少年“科技达人”交流展示...
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宫系统啦啦操项目...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关于征集《青少年宫...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关于批准《青少年宫...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会员发展管理办法
关于交纳2024年度会费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第七届会...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
关于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服务专题...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
友情链接: 民政部 | 中国共青团 | 中央和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党建 |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 | 中国少年先锋队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 | 浙江校外教育 |
 
Copyright © 2020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10号南楼514
电话:010-67018100 电子邮箱:zggxhyb@126.com
京ICP备13017336号 京ICP备13017336号-3 京ICP备13017336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5740号
扫描关注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公众号